2022年8月7日迎来立秋节气

栏目:社会新闻 发布时间:2022-08-07 浏览量: 514
分享到:

【环球网文化频道 记者 林聿】“袅袅檐树动,好风西南来。”2022年8月7日迎来立秋节气。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你相信吗?立秋时节,竟然有着一个属于古代“吃瓜群众”的欢乐民俗,人们“啃秋”吃瓜,不亦乐乎。

“立,就是开始的意思;秋,指庄稼将成熟的时期。立秋,表示暑去寒来,秋天开始,这是一个反映季节变化的节气。”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肖克之做客环球网《节气大家谈》专栏,为我们揭秘古人如何过立秋,分享二十四节气的申遗故事和节气文化里的智慧启示。

“古人把立秋当时,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肖克之讲述,宋时,立秋这天,宫殿里要把栽种在盆里的梧桐移到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秋来了。这时,梧桐会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这便是“一叶知秋”。

而二十四节气所带来的意义绝不止是从古至今发生在生活中的现象和应用,节气的规律被我们的先民所掌握,长此以往形成了规矩意识,建立了强大的自信心和希望心态,“这是二十四节气给予我们的宝贵财富。”肖克之表示,先民们对二十四节气锲而不舍的探索过程推动了我们民族精神的形成。他希望能透过节气文化把我们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传递给更多人,也期望人们可以在传承中丰富当代的二十四节气。

环球网文化频道:请问古籍中是如何记载立秋节气?

肖克之:早在先秦时期,尽管还没有更多文字的明确记载,但人们已经知道了节气的存在,那时立秋被称作“七月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此时我国中部地区进入早稻收割、晚稻移栽的打秋时期,作物进入了重要的生长发育期。

节气有关的记载出现于《尚书》,而“四立”的记载,最早见于《吕氏春秋》,立秋则记载于其中的《孟秋纪》:“是月也,以立秋。”“某日立秋。盛德在金。”周代,天子在立秋这天要亲自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白帝少昊和秋神蓐收的仪式。

汉代承袭此俗,《后汉书·祭祀志》记载有:“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荐宗庙之礼,名日躯刘。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

到了唐代,每逢立秋,也要祭祀五帝。《新唐书·礼乐志》明确记载:“立秋立冬祀五帝于四郊。”意思是说,要到郊野、市郊去祭拜五帝。

图片摄影/林聿(环球网)

环球网文化频道:古人过立秋,有哪些有趣的民俗活动和美食

肖克之:宋时,民间有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叶的风俗,以应时序,这在《临安岁时记》上有所记载。明承宋俗。清代在立秋节这天,有悬秤称人的风俗,对应立夏日的“称人”习俗,把立夏和立秋之间的体重数相比较,以验体重有无变化。

民国以来,在广大农村中,在立秋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预卜天气凉热之俗。还有以西瓜、四季豆尝新、奠祖的风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等风俗。在北京、河北一带则非常盛行“贴秋膘”,人们要吃炖肉,比如炖鸡、炖鸭,或者红烧肉、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等。

浙江地区还有立秋食秋桃的习俗。立秋日一到,大家都要吃桃子,每天吃一个,吃完了还要把桃核收藏起来。等到除夕,趁着不为人知的时候把桃核丢进炉火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有些地区还有过社日的习俗。

立秋时节,民间还有“啃秋”、吃瓜的习俗。城里人会买来西瓜啃吃,农村里的人们则直接在瓜棚里、树荫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起西瓜啃得兴致勃勃,不亦乐乎。有的地方是啃山芋,啃老玉米,都有恳求、迎接秋天到来之意。

环球网文化频道:您能否为我们分享诗词中的立秋?

肖克之:历代的文人们都有很多立秋诗词。比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曾写过好几首有关立秋的诗,有一首《立秋日登乐游园》:“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另一位唐代诗人徐铉的《立秋后一日与朱舍人同直》:“一宿秋风未觉凉,数声宫漏日犹长。林泉无计消残暑,虚向华池费稻粱。”记录的是诗人在立秋的后一天里与朱舍人同时在宫里“值班”时的心情。

还有一位宋人刘翰的诗写得也非常好。名为《立秋日》:“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又从他的视角去描述立秋的景象。

《二十四节气自然绘本》内页插图(受访人供图)

环球网文化频道:你从事节气文化研究二十多年,出版了众多学术著作,还特地为孩子们推出了一本《二十四节气自然绘本》,您希望孩子们从中收获什么?

肖克之:文化传承离不开言传身教,人们越早接触节气文化,越能够深刻地记忆理解。对于孩子而言,不一定要让他理解太多文化内涵,但需要让他先对节气有个记忆。与此同时,二十四节气不仅仅是农时指导,生活指南、养生之道等,它其中蕴含的丰富内容,也需要人们从一点一滴的不断地通过熟悉它、才能理解它。

二十四节气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古人们意识到了节气的规律,何时播种,何时耕田,何时收获,都必须应时而作,一旦错过了时机,就白干了、没有收获了。长此以往也令人们形成一种规矩意识。

与此同时,人们知道只要按照节气顺时而作,不断地努力劳动和耕耘,就能有吃有喝有穿。因此,掌握了节气规律之后的人们,是非常自信的。他们认识到节气是一年一个周期,即使今年遇到了困难、灾难,但只要能挺过来,明年就没事儿了。所以人们心中总存着一份希望。规矩,自信心和希望心态,这给二十四节气给予我们的一个很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十四节气自然绘本》封面(受访人供图)

环球网文化频道:通过《二十四节气自然绘本》,我们还可以从中体悟到哪些古人智慧的启示?

肖克之:二十四节气与我们的民族精神无法分割。先民们对二十四节气锲而不舍的探索过程推动了我们民族精神的形成。

在数千年甚至更早之前,人们如何解决农时问题?在工具极其有限的条件下,人们就是靠双脚追逐飞鸟,凭眼睛观察作物,用双手记录冷热,可谓困难重重。但是先民们百折不挠,一代又一代地反复试错、完善,终于总结出了天地呼应,人物相约,时空顺畅的二十四节气,这实际上反映了中华民族一种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

先民们的不断探求,把太阳的光和热与地球的水温土完美结合。从最早的刀耕火种,从旱地农业到水田农业,一直到精耕细作,反映我们先人对精益求精的追求,和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十四节气的知识体系又是谁形成的?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名字,它是古人共同的智慧结晶。通过节气形成过程,可以感受到我们民族里“功成不必有我”的奉献精神,能体会到我们的民族和先人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奉献精神,更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民族气质。

我在一些著作里写的这些内容,孩子们还不能理解,但通过绘本,运用简单的、形象的方式来表达,希望能把我们民族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早一点儿传递给他们。

图片摄影/林聿(环球网)

环球网文化频道:您曾策划主持申报“农历二十四节气”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二十四节气的世界申遗做过很多努力,亲历节气申遗的感受如何?

肖克之:二十四节气的申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2006年进入国家“名录”后历经十年终于进入世界“名录”。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最初主要是对申报要求、流程不熟悉。另一方面,二十四节气是与宇宙之间的对话,不同于一项具体的技艺,这对国际人士来说,让他们对节气从认识到理解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所以在经历了07年、09年、11年的三次申报不断累积经验、完善材料,改进申报片,在2014年举全国之力再次开启申报工作,终于到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实际上,申报过程,就是传承的过程。十多年前,二十四节气并没有像现在那么深入人心,通过不断地申报、尤其是2016年申遗成功后,民众对二十四节气的关注度和认知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今天二十四节气可以说是人所共知,它能传承得如此良好,其核心就是“由知之到用之”,它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创意,使二十四节气不仅在中国光艳夺目,也让世界人民眼前一亮。

环球网文化频道:传承二十四节气文化对于今天的我们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肖克之:传承文化不仅仅是知识的提供,它更是一种把握世界的方式。庄子说过:“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他的思想核心是旨在建立人与世界之间广博而恒久的情感关联,并找到精神生命安顿之所。

二十四节气节,也会随着这个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它反映的是传统是风貌,把先人的生产生活表现的淋漓尽致。但传统的却不一定全都适合现在的生活状态和场景。所以要突破现象,挖掘传统习俗当中的文化内核,将其引入现代审美框架与生活的场景中,引发跨越时间、空间的情感共鸣,进而在传承中丰富二十四节气。这才是真正地传承文化。(完)

举报我也说两句

责编:代玉